一、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通俗的讲就是“吃出来的病”,这些致病因素既有化学性的、生物性的,也有动植物性的以及毒蘑菇等。
夏季来临,气温升高,各类食源性疾病进入高发期。我省食源性疾病每年主要集中在5至9月发生,其中6-9月为发病高峰时间,其发病时间分布与气温变化一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吃货们在炎炎夏日惬意的喝着酸梅汤的时候,可千万别忘了食品安全的事哦。
二、疾病预防温馨提示
应注意饭前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食品要做熟煮透;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隔夜菜,如需食用,需要彻底加热。
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等食物;吃海鲜、涮肉等时,要彻底煮熟;不吃腐烂的蔬菜、水果。
集体单位食堂以及餐饮业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应注意食品操作卫生,处理食品的刀具、餐具、砧板等生熟分开,清洗、加工食品时避免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