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先行先试方案》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对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的振兴和发展,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加快我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主要目的
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将传承中医精髓与探索创新发展结合起来,围绕实现“健康中国”、“健康甘肃”目标,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逐步构建继承传统、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中医药文化产业体系,营造中医药文化引领和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挖掘、整理和传承甘肃的岐伯、皇甫谧等古代名医和敦煌医学、武威汉简医学的中医药优秀文化,打造并形成甘肃中医药优秀文化。开展省内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系统收集整理中医药典籍、出土医书、民间传承的医方医术、秘验单方等,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进行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建设中医药博物馆等形式,加强中医药文物、珍贵标本、医药古籍等的收藏保存。整理近代省内名医医案,研究其学术思想、技术方法和诊疗经验,做好国家和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支持藏医药、蒙医药文献整理出版工作。
(二)搭建中医药文化发展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社会、院校、企业、国内外学术团体等机构部门的作用,利用并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交流和传播平台,开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在省内外举办的各种节会、展览会、推介会上增加中医药文化内容,宣传推广甘肃中医药文化。借助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平台,积极协助办好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敦煌市共同举办的中医药文化和健康产业国际论坛,加强甘肃中医药文化和健康产业宣传推介工作,吸引国内外中医药相关领域的人才、资金和技术,从而引导整个中医药产业的整合,促进我省中医药产业集群的建立,并以中医药产业发展为辐射点,推动旅游业、文化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中医药文化产业振兴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推进中医药文化机构和设施建设。继续支持庆阳岐伯圣景、平凉灵台皇甫谧文化园、敦煌博物馆医学分馆、武威汉简医学城(雷台园)等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发挥基地的宣传和示范作用,使之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科普人才、普及中医药知识的重要阵地。支持中医药新闻出版及现代传媒机构的发展,使之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文化建设,利用已有文化设施,建设一批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打造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主阵地。
(四)推进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继续推进中小学中医启蒙教育活动。创作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精品(包括科普图书、网络、动漫、戏曲、电影、电视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继续做好“健康甘肃”卫生计生题材剧目巡回演出工作。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每名村医至少掌握5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继续推进“村级三件事”和“健康工具包”的发放培训工作,提高村民运用中医适宜技术防病治病的技能。开展“中医药社区”和“中医药文化街区”(如药膳食疗街区、中医保健休闲街区等)创建工作,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药、爱中医药、用中医药”的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
(五)积极培育中医药文化产业产品。积极拓展国内外中医药文化产业产品市场,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打造养生文化服务业、生态健康旅游业、中医药文化会展业、保健休闲娱乐业、药膳食疗等中医药文化服务项目及服务平台;积极开发以中医药文化为内容的广告、装饰设计、书刊音像制品、广播电影电视、动漫、文化艺术、演出、专题会议、保健饮品等中医药文化产业产品,通过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时尚化的创意创作,使其融医、药、文、史、艺于一体,在提供中医药科普知识和健康智慧的同时,满足人们的心理享受与精神需求。
(六)探索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有条件的地方可率先试点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技产业园区,从中医的医疗文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休闲文化等入手,设立中医药博物馆、养生馆、药膳馆、国医堂、百草园、养颜馆、长寿广场、安养村等,集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孵化、会展、居住生活、对外合作、交流、开发、利用和健康旅游、消费等功能为一体,全方位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将园区努力打造成中医药产业的集群区、中医药文化的展示区、中医药服务的体验区。充分利用文化的影响力,加快中医药文化与旅游业、会展业、餐饮业、娱乐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扩展中医药产业的服务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名医名院和公司组建中医药文化产业连锁机构(集团),如中医医疗连锁机构、中医药文化连锁店等,在各地设立连锁服务点,为社会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
(七)发挥中医药文化助推区域发展的作用。中医药在我省群众中有广泛认同感,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深化中医药特色医改,发挥中医药优势引导群众的健康观向养生、保健方向转变,让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使中医药真正成为我省破解群众“看病贵”难题的重要手段。支持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开展道地中药材认定,通过加快中药技术创新和药物研发,扶持院内中药制剂在全省调剂使用等措施,提高我省道地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使中药材产业成为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八)扩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把中医药作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文化载体,加强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海外知名文化传播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借助海外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交流中心等多种平台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体系。充分发挥我省在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设立的岐黄中医学院和中医中心的纽带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中医药医疗、教育、技术、服务对外交流,丰富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内容,通过文化先行,以医带药、以药促医,提高中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我省中医药走出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地要结合实际,以市场和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建立全力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从政策、机制、投入、项目、税收等方面,对中医药的医疗、教育、科研、影视、出版等给予政策支持,进一步激发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和活力。
(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各地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办,行业联办,多方联动”的原则,紧密结合地域优势和市场现状,将市场资源配置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部门和行业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和利用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力量、资源,吸引国内外全行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
(三)重视各类人才培养。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的产业,更是需要创意的产业,各地要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中医药机构的优势,通过设立相关专业和对现有相关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重点加强管理人才、设计师、文化经纪人、文化营销人才、技术人才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bet体育娱乐 甘肃省文化厅
2016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