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领导讲话

蒋新贵副主任在全省计划生育基层基础暨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培训班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7-10-23 16:23:40 来源:办公室 访问量: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  深化健康促进模式改革 

努力做好新时代计划生育工作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大喜日子里,我们举办这次全省计划生育基层基础暨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培训班,主要目的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深化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努力做好新时代计划生育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人口形势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做好新时代的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意义重大而深远。借此机会,我就计划生育工作和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一)计划生育工作有序开展,成效显著。

一是全面两孩政策稳步推进,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今年以来,我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实施方案》精神,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改革完善服务管理,全省计划生育工作总体上继续稳定健康发展,全面两孩政策稳妥有序实施。据全员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17831日,我省出生人口16.37万人,其中一孩7.46万人,二孩8.12万人,三孩及以上0.79万人;截止9月(20171月初至9月底)底全省共有14.22万对夫妻享受了生育登记服务,其中一孩6.72万对,二孩7.36万对。与上年同期相比,一孩出生比例下降11.57个百分点,二孩出生比例上升10.02个百分点,表明全面两孩政策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二是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经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印发了《关于兑现2016年度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奖惩的决定》,对考核成绩全省5名的市补助事业经费各10万元,对荣获20142016年度“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的18个县(市、区)补助创建工作经费各30万元,对除“新国优”单位外,考核成绩靠前的10个县(市、区)补助事业经费各5万元,对落实2016年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成绩突出的省直部门评出一、二等奖,同时对上述单位和部门予以通报表扬。对2016年度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成绩位列全省后5名的县予以通报批评,列为后进县,实行重点管理,限期一年改变面貌。为了加强2017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根据国家卫计委和委员会2017年工作重点及时制定了《2017年度全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经省政府领导同意,以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领导小组名义印发《2017年度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评估方案》。中办、国办和省委、省政府“两办”在去年印发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意见》和《实施意见》后,有13个市()76个县(市、区)制定了实施意见或办法,武威市尚未出台。

三是全面推行网上生育登记工作。年初,省卫生计生委联系相关企业完成了网上生育登记服务系统的研发、安装部署工作。5月,省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上生育登记服务工作的通知》(甘卫办指导函〔2017309号),对网上生育登记对象、登记内容、登记方式、办理时限做了明确要求,规定于61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网上生育登记服务工作,同时将此项工作作为加分项目纳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指标。截至930,全省有6025对夫妻在网上办理了生育登记服务。

四是制定印发了《甘肃省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机构合并后,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工作的职能也有所改变,部分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出现削弱的现象,一些乡镇计划生育专干不知道怎么干、干什么。同时,2007年由原省人口委制定的《甘肃省乡镇计划生育管理规范》已不适应当前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的指导基层。为了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稳定基层工作队伍,适应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发展的需要,委员会制定了新的《甘肃省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新的《规范》明确了乡级计划生育机构构成、人员设置,明确了乡级党委、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计划生育工作职责以及乡级卫生计生办公室、乡级卫生院、乡级计划生育服务所(健康教育所)的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制定了生育服务管理制度、信息统计监督制度、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家庭奖励和扶助制度、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制度、落实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了考核奖惩相关内容。

五是圆满完成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安排部署,2017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我省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样本量共7000份,涉及14个市(州)、79个县(市、区)、175个乡(镇、街道)、350个村(居),对15-60岁女性的个人信息、生育行为、生育服务、生育意愿和家庭信息等内容开展调查。同时,调查350个村(居)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服务管理情况。为确保圆满完成调查任务,省卫生计生委成立了生育状况抽样调查工作领导小组,严格遴选督导员、调查员,认真开展督导员、调查员培训,积极开展巡回督导,提供全天候在线答疑服务,严格入户调查工作程序,确保了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在调查中,广大基层调查员克服种种困难,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基层工作人员善于做群众工作、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作风,圆满完成了国家分配的7000份个人问卷和350份村居问卷的调查工作。

(二)医养结合及计生特殊家庭医疗扶助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省卫生计生委联合省民政厅率先在全国成立和组建省级医养结合专家库。15日,召开了省级医养结合专家库领导小组会议,组织专家小组开始编写甘肃省医养结合医院老年人入住和护理等级标准,征集和启动医养结合相关课题研究。联合省民政厅等部门下发了《甘肃省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甘民发〔201745号),并在全省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上,就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进行全面部署。按照国家要求,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医疗卫生服务和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甘卫办家庭函〔2017178号),指导各地、各单位开展全面排查摸底工作。联合省民政厅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医养结合监测工作的通知》(甘卫明电〔201711号),结合国家要求建立起我省医养结合四大类60项数据统计监测平台,动态掌握各地工作推进情况。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我省已确立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3个,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市(州)3个,省级医养结合试点机构6个,市县两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303个,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医养结合试点网络体系。目前,全省14个市(州)、80个县(市、区)均已出台医养结合实施方案、细则。各级医疗机构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为老服务,提高为老服务能力,共有89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了老年病科,136个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开设方便就医绿色通道,42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通过建立合作协议等形式,为养老机构开辟双向转诊和就医绿色通道。

二是全面落实计生特殊家庭医养抚慰政策措施。计生特殊家庭因独生子女死亡伤残面临养老、医疗、生活等较多困难,社会关注度高,一些多次上访人员被纳入全省重点稳控人群。2016年我委积极协调省财政和民政部门突破资金制度障碍,初步建立起计生特殊家庭医养抚慰政策体系,今年重点加大对已有政策措施的落实。328日,与省计生协在定西市召开全省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关怀和能力提升培训班,全面安排部署落实计生特殊家庭扶助金、失独家庭一次性2万元抚慰金、60岁及以上失独家庭老年人每天100元住院护理补助、失能失智计生特殊家庭老年人经济困难老年人补助等政策,确保应扶尽扶、精准扶助。今年省级财政预算3340万元,用于扶助计生特殊家庭。目前,各地正按程序审核确认年度扶助对象。从今年开始,在全省14个市(州)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项目,所有市(州)建立了计生特殊家庭4+1联系人制度,所有市(州)在定点医疗机构设立计生特殊家庭方便就医绿色通道。兰州市制定出台《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工作实施办法》,将为失独家庭购买综合保险列为2017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级财政新增投入2000多万元,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夫妇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0-1000元;白银市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夫妇扶助标准提高到600-1000元;定西市大力开展计生特殊家庭“五访视五关怀”等活动,全程关爱扶助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全省失独重点上访人群对政策认可度提高,情绪平稳。我委认真落实省卫生计生委、省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民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列入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两类重点人群之一。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达到80%

(三)健康促进模式改革有序推进。

健康促进模式改革是我省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重要措施,也是甘肃医改的靓丽名片。两年来,我省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机制基本建立,健康体检已覆盖全部县(市、区)。2016年初,仅有定西、陇南、嘉峪关、金昌、平凉、天水、兰州等7市以市委、市政府或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将健康融入所有公共政策的指导意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至20173月,我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已经全部出台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指导意见。截至2017831日,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全部开展健康促进模式改革。有504万群众接受了免费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筛查出慢病患者223万人,开展慢病患者随访干预419万人次。

二是健康相关因素监测工作进展迅速。在建立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大健康工作机制的同时,各市(州)注重将工作落在实处,通过各相关部门对影响健康的各种相关因素的定期监测,确保政府对全民健康状况心中有数,为制定符合健康的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截至2017831日,全省14个市(州)共77个县(市、区)的相关部门开展了定期监测、公布治理空气、水、土壤、食品和建筑装修材料污染等情况。

三是中医药优势得到有效发挥。推广普及村级三件事已成为常态化的工作。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开展“健康沙龙”普及保健防病知识、为农户发放“健康工具包”、刷写“健康文化墙”宣传健康养生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村级三件事”,促使健康教育和促进活动向基层、向单位、向家庭延伸。截止2017831日,全省累计开展“健康沙龙”活动40.7万场(次),刷写、喷绘“健康文化墙”135,发放“健康工具包”379万个,培训367万次(户),有力提高了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二、充分认识当前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有些地方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一些地方党政和卫生计生部门对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下降了,部分地方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力度减弱。也有一些基层计生干部认为计划生育工作没有多少事可做了,产生了一些误读、误解和误判。部分群众也认为生育政策放开了,计划生育不再搞了,工作出现了倒退滑坡现象。

二是相当一部分地方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明显下滑,主要表现在县乡削弱、村社断档。一些地方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流失和专干不专的问题突出,一些乡镇计生办和服务所领导离任后岗位长期空缺,一些地方取消了乡镇卫生计生办主任科级待遇,或由乡(镇)副乡(镇)长、街道副主任兼任卫生计生办主任,甚至不设乡级卫生计生办。包村包对象责任制、计划生育月例会和专干入户访视等基本的计划生育服务制度不落实。出生人口统计出现较大误差,一些人口管理、统计工作落实不到位。9月份,省卫生计生委对各地全面推行网上生育登记工作进行了2次督导检查,发现普遍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群众政策知晓率不高等问题

三是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程度较低。医养结合,养为基础,医为支撑,重点在“合”。从目前我省医养结合方面看,同时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质和能力的机构64家,占全国医养结合机构总数的1%,其中取得养老机构许可的医疗机构仅5家。在全省2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中,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或签订合作协议的不足40%,开设为老服务医疗绿色通道的136家,为老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医养结合试点刚刚开始,还没有形成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相结合的有效模式。

四是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政策落实还未达到全面覆盖,乡(镇)覆盖率还未达到100%。截至831,尚未实现乡(镇)全覆盖的县(区)是:陇南市武都区、成县,甘南州迭部县,武威市的凉州区。健康相关因素监测还未达到县(区)全覆盖,甘南州舟曲县、迭部县,临夏州广河县、东乡县、康乐县、积石山县,陇南市成县、礼县、文县还未开展监测。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还未全部实行,甘南州合作市、玛曲县、碌曲县、迭部县,陇南市武都区、徽县、礼县、文县、康县,还未实行相关制度。部分市(州)对于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认识还不到位。部分市(州)对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工作的具体任务仍停留在公共卫生项目方面,将健康体检、村级三件事等作为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工作的全部内容,缺乏大健康的整体观念,缺乏创新观念。

三、关于下一步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是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顺应人口形势的转折性变化,我国相继实施了单独两孩政策、全面两孩政策,终结了实施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改革整合了各级卫生计生部门,标志着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完成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历史任务,进入了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新时代。但这绝不意味着计划生育工作的终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控制政策外多孩生育,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仍然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关于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也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意见,对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为新时代的计划生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各级卫生计生部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新时代的计划生育工作,努力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新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是毫不动摇地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有明确的要求,要稳定和加强县(市、区)、乡(镇、街道)两级计划生育工作力量,按照常住人口比例配备乡(镇、街道)卫生计生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卫生计生办公室主任继续享受科级待遇。要强化计划生育统计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保持人员稳定。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所)要加挂健康教育所牌子,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增强服务管理功能。要配齐配强村(社区)计划生育专干,明确工作任务和职责,妥善解决好报酬待遇和养老保障等问题,确保有人管事、照章理事。省卫生计生委对做好新时代的计划生育工作非常重视,基层机构和队伍是计划生育的“生命线”和“主阵地”,对此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守土有责,要有所作为。7月份,省卫生计生委印发了《甘肃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对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要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协调省编办联合发文,进一步规范乡级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名称和职责。

三是广泛深入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成就。各地要通过开设平面媒体专栏、组织专题活动、广播电视专题节目等方式,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充分肯定计划生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充分肯定广大计划生育干部付出的艰辛努力和亿万计划生育家庭作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大力宣传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的重大意义,加大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细则、全面推行网上生育登记等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发挥乡、村计生专干和技术服务人员作用,入户宣传、讲解政策规定和便民措施,努力提高政策知晓率,有效推动政策的贯彻落实。

四是深入推进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工作。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贯彻省政府《关于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整合健康服务资源,健全健康影响审查评估机制,在公共政策中体现健康导向,对所有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都要充分考虑健康因素。结合实际落实改革任务,从源头上减少群众患病,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机制,发挥协同互补作用,形成保障合力,切实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扎实开展重点人群(女45岁,男55岁)的免费健康检查,做好健康指导,访视服务,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乡(镇)覆盖率还未达到100%的情况的县(市、区),力争2017年达到乡(镇)全覆盖的目标,未达到乡(镇)全覆盖的市(州)在年度考核中不得评优。

五是完成2017年度计划生育工作各项重点任务。一要以市(州)党委、政府名义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当地2017年度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省上将进行通报。二要组织实施好2017年度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工作,并落实奖惩。市(州)要按时上报考核结果。三要深入开展以“实施新家庭计划、创建健康幸福家庭、携手共建健康新甘肃”为主题的陇家福“健康百佳”评选、表彰活动,集中宣传和挖掘先进典型,营造健康甘肃建设良好社会氛围。四要加大力度落实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关怀措施,做到计生特殊家庭4+1联系人制度、定点医疗机构“五优先”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等三个全覆盖。五要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新机制,督促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措施及早落地,确促年底前所有县(市、区)制定出台医养结合实施方案或细则,80%以上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落实老年人方便就医相关优先优惠政策,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安全可靠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形式健康养老需求,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