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领导讲话

郭玉芬主任在2017年全省医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7-05-17 00:17:00 来源:办公室 访问量:

改革创新  求真务实

 推动全省医疗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2016年全省医政工作回顾

(一)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建立。一是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6〕49号),建立了以病种为基础,以医保为杠杆的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省市、县、乡、村医疗机构分级分工制度。分级诊疗实现“医生、患者、基金”三下沉,全省住院患者县外就诊率15.48%,县级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12%,得到刘延东副总理批示肯定。二是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省级财政投入6000万元,以重症医学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为重点,建设了24个县级医院的48个重点专科;争取3750万元财政资金,重点支持10个县级综合医院妇产科、儿科、急诊科薄弱学科建设。目前,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县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评审工作顺利完成,评出181个县级重点学科。四是深入开展城乡对口支援。组织实施由天津、部分军队和外省医院及省内三级医院与58个贫困县的63个县级医院开展对口支援任务工作。

(二)医疗质量得到巩固提高。一是稳步推进质量控制中心建设。2016年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2016-2017年度医疗质量提升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全省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目前我省共成立省级医疗质控中心41个,基本涵盖各临床专业。二是加强医疗技术准入备案机制。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对我省重点医疗技术分级备案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实施,并加大重点医疗技术“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力度。三是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完善了我省250个县级分级诊疗病种和50种农村重大疾病的临床路径;将全省医疗机构实施分级诊疗病种临床路径的相关数据纳入信息中心统计内容;以50个农村重大疾病临床路径实施为试点,利用新农合平台系统监管功能,将临床路径实施与农合资金监管有机结合。

(三)医疗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一是组织专家对省级9家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多点执业、行风建设、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量化专项考核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对5829万元的床位补助资金进行了分配,实行与考核结果挂钩,奖惩分明。二是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全省三级医院全面开展预约诊疗和优质护理服务。各地市以提高预约诊疗、改善就诊环境、再造门急诊流程、加强导医服务、畅通投诉渠道、加强医院安保为重点,持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医疗服务流程不断优化,方便群众就医措施不断创新;目前全省已有1488家医疗机构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三是根据国家和我省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组织专家对省级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工作。通过巡查工作,有力促进了大型医院预防腐败惩防体系和行业作风建设,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强化了医院运营管理,维护了医院公益性。四是积极推进无偿献血工作,截止2016年12月,全省全血采血量较2015年增长9.6%,机采血小板较2015年增长4%,充分保障了临床用血需要;组织开展全省血液安全技术检查工作;全省临床用血已实现核酸检测100%全覆盖。五是组织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在全省范围开展“感控陇原行”活动,因地制宜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督查和培训;组织血液透析、医院感染、护理等相关专家,对全省所有开展血液净化业务的医疗机构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导。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得到加强,无医院感染暴发责任事件发生。

(四)卫生计生行业行风建设不断加强。为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行风建设,联合省发改委等9部门共同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甘卫发〔2016〕272号),从严格落实医药购销全过程监管、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源头治理和加大执纪力度等方面,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将行风建设“九不准”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和大型医院巡查的重要内容;围绕医药购销、医用耗材、医疗设备购置、基本建设、新农合领域六个重点领域,加强行风监管工作,完善监管制度和工作规范,建立长效机制。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对群众举报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有效遏制了行业不正之风。

(五)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持续开展。联合综治、公安等九部门启动开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防范应对能力进一步增强,154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警务室或治安室,重点科室、区域巡逻和监控制度基本建立,三调解一保险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不断完善,156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参加了医疗责任保险。

(六)医务人员素质得到整体提升。一是严格按照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的有关要求和规定,组织开展了2016年度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组织完成了甘肃考区网报考生26027人的资格审核、实践技能考试与综合笔试。二是组织完成了2016年中央补助地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三是2016年全省安排276名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到省内和天津三级医院参加为期一年的培训。

2016年,经过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省总诊疗人次达到13150.6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94万人次;全省医疗机构出院人数398.12万人,比上年增加35.29万人次。广大医务工作者为解除患者病痛、维护群众健康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我们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差距,仍然需要我们克服困难,团结进取,以强烈的事业感和责任感继续做好各项医疗服务工作。

二、深化改革,推动全省医疗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2017年全省医政工作要以深化医改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推动全省医疗管理工作全面再上新水平。

(一)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构建新的就医秩序。

分级诊疗制度是对整个医疗服务体系、服务模式和就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系统性制度设计,是深化医改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分级分工制度。2017年我们在原省市级50+n种疑难危重疾病分级诊疗病种基础上,再选取150个病种,确定为市级医院分级诊疗病种,由市级医院提供相应的诊疗服务,进一步完善各级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服务网络体系。确定市级150个分级诊疗病种的定额补偿标准,并实行中西医治疗同病同价。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每年新增可诊疗的病种数不少于10个(乡级5个),没有上限要求,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二是开展病种动态管理。各级卫生计生委要成立专门的分级诊疗病种评价专家委员会,对所辖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进行合理评估,确定其目前可以诊疗的病种数量,最低不能少于目前我省规定的同级分级诊疗病种数量的80%,先行开展诊疗工作。同时,通过医师对口支援、重点专科及薄弱学科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三是通过医保调控加强分级管理。各地要严格落实《甘肃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违约行为基金扣减办法》及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发挥医疗保险基金控费作用的意见》,对违规转诊或违规接诊的医疗机构,要扣减相应金额的医保基金,并降低医保总额预付比例。逐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再转诊”和“资金下沉、专家下沉、病人下沉”三下沉的目标,构建新的就医秩序和行医秩序。四是建立不同模式的医疗联合体。今年,我们将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实施方案。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建立省级、市级、县级和专科等不同模式、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14个市(州)各建立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省级综合医院与14个市(州)综合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市级医院与区级医院、区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建立市级医联体;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联合建立县级医联体,实施一体化管理;省级中医院、专科医院与市县级中医院、专科医院联合建立专科医联体;条件成熟的省市级专科可与下级医疗机构专科组建专科联盟。建立完善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鼓励二级、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通过医联体建设,畅通上下转诊渠道,落实急慢分治,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对甘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省市级医院组团式援助。五是全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以乡村医生和社区医生为服务主体,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省(市)级医院四级医疗机构逐级签约的“1+1+1+1”服务模式。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双向转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健康管理等。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100%。六是不断加强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是分级诊疗制度的基础性工程,2017年要继续推进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和薄弱学科建设工作,省级财政补助5000万元,支持14个县级医院薄弱学科建设;省级财政补助6000万元,支持24个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各地要加强管理,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2017年,全省安排项目资金423万元,资助282名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在我省和天津市的三级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通过重点专科、薄弱学科建设和县级骨干医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县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二)深化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一是持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工作的核心和永恒主题,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各地要严格按照《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和《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全省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专项整顿活动的通知》工作要求,建立常态化监管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控制监管力度,提升医疗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二是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省级各质控中心挂靠医院要支持质控中心充分发挥作用,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要以分级诊疗病种的规范化诊疗及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的规范化操作为重点,通过人员培训、质控督查等手段,推动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落实,不断加大行业内部监管力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三是强化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制定印发的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管理规范相关要求,落实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管理第一责任人制度,严格执行限制临床医疗技术应用备案公示制。进一步加大对各级医疗机构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在临床开展过程中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加强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进一步规范我省人体器官移植临床行为,推动人体器官移植医师的培训、认定工作,强化脑死亡判定及器官移植的质量控制监管。四是加强病案质量管理。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技术方案》、《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要求,加大对病案质控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为全省医疗机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五是加大临床路径的推广和监管力度。在不断规范和完善我省分级诊疗病种临床路径的基础上,将分级诊疗病种的临床路径实施纳入医保信息平台监管范围,在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全面推行临床路径监管制度,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力度。

(三)着力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一是加强医疗服务综合监管。各地要继续落实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八八排队”、医疗机构和医务人不良执业积分等22项行业监管制度、积极推行医疗行为“千分制”管理。今年,我们将制定出台医疗服务监督管理考核细则,细化各项考核指标,强化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各地要组织卫生计生综合监督部门,对各级医疗机构落实我省卫生计生工作要求情况进行综合监督检查,并根据考核指标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将做为对医疗机构在财政补助、重点学科建设评审、医保总额预付比例等方面重要的参考依据,督促医疗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各项便民惠民政策有效落实。二是深入开展大型医院巡查工作。大型医院巡查是我省今年卫生计生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和中央巡视工作有关要求,深入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督促医疗机构合理合规开展诊疗行为的一项重点工作。省卫生计生委党组对此高度重视,两次进行了专题讨论,研究部署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省级8家医院的巡查。近期正在组织省级医院和各市州卫生计生委,对各市州三级医院开展巡查工作。巡查报告将由省卫生计生委党组审核后,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各市州卫生计生委及被巡查的医院反馈。各市州要督促被巡查的医院,针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做好整改落实。三是强化血液安全管理工作。依法推动无偿献血工作,规范互助献血行为,持续做好血液安全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今年要对全省血站及单采血浆站依法执业情况进行督查。要确保发往临床的血液全部经过核酸检测,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完成全省血液管理信息化系统及单采浆站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提升我省血液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组织开展临床用血考核评价工作,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四是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工作。要不断完善临床药事管理制度,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国家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一系列文件要求,我委联合相关十二部门制定了《关于印发甘肃省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卫发〔2017〕88号),各级卫生计生委和医疗机构要积极推进部门协作,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强化重点药品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有效遏制细菌耐药,不断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五是强化医院感染和医疗废物管理。各地、各医疗机构要全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切实加强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室、血透室、产房、新生儿病房和口腔科、感染性疾病科、医疗废物暂存室等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管理。要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认真汲取浙江、山东2省三级医院发生院内感染事件的沉痛教训,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加大全员培训教育力度,杜绝类似问题发生。六是改进医疗机构、医师护士注册管理。今年,我省要探索建立电子证照制度,推动建立医疗机构、医师和护士执业全过程、动态化和高效能的管理模式,提高监管水平。要促进社会办医规范发展,坚决查处虚假医疗广告行为,打击各种医疗技术欺诈、医疗费用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净化医疗市场。

(四)积极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助力健康甘肃建设。

一是做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健康扶贫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新时期脱贫攻坚重要战略的有力举措,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强烈的责任心和政治责任感,明确目标,夯实任务,责任到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做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紧密衔接和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把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确保如期完成各项任务。二是推进优质资源服务基层。各地要继续按照《甘肃省贫困县县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方案(2016-2020年)》,做好天津、部分军队和外省医院及省内三级医院与甘肃省58个贫困县的63个县级医院(含5家中医医院和1家妇幼保健院)的对口支援工作,通过加大健康扶贫和对口支援力度,省际间医院、部队三甲医院和省内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我省贫困县二级医院,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进一步提升我省贫困县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确保今年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减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的发生。

(五)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继续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各市州卫生计生委和各级医疗机构要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7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7〕139号)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水平,通过科学精准预约诊疗、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推进日间手术、确保医疗质量、规范诊疗行为、保障药事安全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要定期组织人员到医疗机构开展看病就医体验并进行情况通报,促进医疗机构不断改善医疗服务。全面推广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要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实行护士岗位管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加快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护理技能培训,促进专科护理发展,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一是落实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活动,坚决弘扬“精诚为本,患者至上,救死扶伤,关爱健康”的职业精神。二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建设,深入推进贯彻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以保障全体人民健康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进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大力推动卫生计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积极开展行风督导检查和重点领域整治工作,围绕医药购销、医用耗材、医疗设备购置、基本建设、医保基金领域等重点领域,严厉惩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七)加强平安医院建设,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一是要持续提升医疗机构安全防范能力。要落实医院一把手的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医院内部“三防”体系达标建设,加强医务人员人文关怀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医院应急报警系统与公安机关的联网。二是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继续深入开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维护医疗秩序专项整治活动,保持高压态势,巩固现有成果,坚决遏制暴力伤医的多发势头。

分享: